查看原文
其他

腾冲国家级非遗项目丨佤族清戏

腾冲政务 2022-07-24


11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公布了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腾冲皮影戏和腾冲佤族清戏在列。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传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文字等;

(二)传统音乐、舞蹈、诗歌、戏剧、曲艺、杂技、美术、书法等;

(三)传统手工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集中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的传统民居建筑、服饰、器皿、用具等;

(七)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手稿、经卷、典籍等文献和谱牒、碑碣、楹联等;

(八)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戏,又叫做湖北高腔,清代咸丰年间传入云南腾冲,是腾冲唯一被列入中国少数民族剧种的地方戏剧,至今仍保留着早期清戏原始古朴的特色。2008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佤族清戏是腾冲市唯一被正式列入中国少数民族剧种的地方戏剧。其剧目故事感人,情节生动,文辞优美,人物性格鲜明;曲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即善叙事,又善抒情,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被誉为“珍贵的民族剧种”。



佤族清戏属高腔系统,男女不同台,角色有类似生、旦、净、末的区分。用一种叫“红药”的染料彩脸,显示人物身份。表演时,台上有角色,幕后有帮腔,乐队也有一定规模。甘蔗寨流传下来的剧目有《姜姑刁嫂》、《芦林相会》、《安安送米》、《越墙成仙》等数十折。其声腔有大汉腔、四平腔、高腔、放腔、哭腔及清江引、下山虎、小桃红、柳叶青、哭相思等“九腔十三板”。



10月21日,腾冲佤族清戏表演队参加在江西省抚州市举办的2019年全国高腔优秀剧目展演,表演了佤族清戏的传统剧目《安安送米》,11月11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腾冲佤族清戏传承人廖美玲入选。


《安安送米》的剧本和演唱特色,较好地保留了作为青阳腔系统的佤族清戏的固有风貌,对研究我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演变及向边地的流布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安安送米》是《三孝记》中保留最完整、剧情最感人,演出最多的一折。其剧情为:安安将暗中省下的口粮,偷偷送至林家,接济母亲。其母担心婆母知道此事,会责罚安安。于是,强忍思亲之苦,与姑婆反复劝说爱子,尽快离开林家。在传统文化重新受到重视的今天,安安送米孝母,无疑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近年来,腾冲市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力度,成立腾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非遗进校园”、项目培训班等系列活动,增强全民对腾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激发全民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全民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 | 综合
编辑 | 侯开旷  责任编辑 | 李尚楠
文稿审核 |  寸怡彬


投稿邮箱:tcsrmzf12345@163.com采稿预约电话:0875—5155196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